经济模型

聪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两个部分:交易的打包费用(也就是网络费用),资金进出聪网的资金池的收益。聪网基金会从这两个收入源中提成,早期从5%开始抽成,然后根据网络发展,逐步下降。

  1. 基础假设 为了更好地考虑平台方和交易池参与者的收益来源,采用以下参数:

    • 每笔交易打包费用:固定10聪

    • 日均交易量:

      • 引导期:从0起步,到每天0.1万笔交易,让网络稳定下来,准备好更多项目进入

      • 建设期:每日交易量从0.1万-1万,不超过10个挖矿节点,有10个比较活跃或者大的token在聪网交易

      • 成熟期:1万-10万,至少100个活跃token在聪网交易

      • 爆发期:100万以上,最热门的BTC生态币种都在聪网交易

  2. 挖矿节点 挖掘节点通过锁定Pearl获得挖矿资格参与挖矿。

    • 全网质押目标:50,000,000 $Pearl (资产总量的33%) 对应上面的四个建设期,每个阶段要求的节点不同。 质押数量暂时按照100万枚Pearl计算。

    • 引导期:2-3个节点,不考虑经济利益。

    • 建设期:10个节点,交易量每天小于1万笔。如果有10个节点,平均每个节点每天打包720块,每块有1个交易,每块收益1x10=10聪,每天收益720x10=7200聪,每年2628000=0.02628btc。

    • 成熟期:100个节点,假设100个节点,交易量10万,那么每个矿机每年的收益还是0.02628btc。如果交易量能增加到100万,那每个节点的收益会增加到0.2628btc。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,一方面大量的流动性锁定在矿机上,而另一面收益还有可能稳步提升。

    • 爆发期:聪网每天的交易量100万笔以上,最高可以到3千万笔交易,假设爆发期平均每天能有500万笔交易。

  3. 流动性池子 流动性池子提供进出聪网的流动性,原则上按照池子的资金比例获得盈利分成,基金会获得池子收益的提成。

  4. 收益分配模型 原则:

    • 谁提供服务,谁获得收益。

    • 基金会从收入中分成,用于生态建设。不同时期分成比例不同

      • 引导期:不分成

      • 建设期:5%

      • 成熟期:3%

      • 爆发期:1%,最低确保1%的分成

流动性池参与者收益

以最终的爆发期计算。每天聪网交易量500万笔,预计其中2%的资金进出聪网,而进入聪网不收费,退出聪网收取服务费,假设这个费用采用固定的基础服务费(3000聪)+0.8%的资金费率。假设每天1万笔交易退出,平均一笔1千刀(100万聪),这一笔交易需要支付3000聪固定服务费+8000聪资金费,共计1.1万聪,那每天有1.1枚BTC的费用。当然这里面还有大约0.6个BTC的调整通道和清扫各种零散utxo的费用,但也有0.5个BTC的盈利。但是,需要多大的资金池,才能支撑起这个盈利呢?假设资金池整体需要1000个BTC,每天盈利0.5个BTC,一年就有183个BTC,相当于有18%的盈利,这应该是很高的估算值。

以爆发期的数据为例:

  1. 资金池总投入:1000BTC

  2. 资金池总收益:0.5*365 = 182.5 BTC

  3. 年化收益率: 182.5/1000×100% = 18.25%

挖矿节点收益

所有的节点,都需要支付一部分收益给基金会,5%。 另外,普通挖矿节点,需要支付给核心节点的数据服务费,10%。 剩下的都是节点运营方自己的收入。

以爆发期的数据为例,每天500万笔交易,100个节点,每个节点平均打包50万笔交易。

  1. 单节点收入: 每天:50000x10聪 = 50万聪 每年:500000 x 365 = 1.825 BTC 其中基金会分成5%,核心节点分成10%,剩下85%,约 1.55 BTC

  2. 单节点成本 质押100万枚Pearl,价值可能是 10 BTC 矿机的硬件成本不高,硬件+网络成本一年费用小于3000u,大约等于 0.03 BTC,可以忽略不计

  3. 单节点回报率: 爆发期,单节点回报率 15%

动态调整机制

为了平衡平台收益和参与者吸引力,同时适应市场发展,可以加入以下动态调整机制:

  1. 基金会分成比例:从一开始的5%,逐步下调,可能会稳定在1%。

  2. 聪网网络费:目前是10聪,未来随着btc价格的提升,聪网交易量的加大,这个费率有可能下调,最终可能下降到1聪。

备注:这里只是作为建议提出,最终实施方案由基金会审核批准实施。

Last updated

Was this helpful?